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院長陳士良(圖片來源:中評社)
國民黨將于3月7日進行黨主席的補選,對此,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院長陳士良20日在中評社表示,國民黨主席的補選主要是“本土”和“非本土”的斗爭,并交雜著“世代交替”之爭。以一個中國原則為核心的“九二共識”有可能成為雙方勝選后調整的重要內容。
全文摘編如下:
陳士良認為,根據(jù)此次選舉的時機和焦點來分析,這次國民黨主席的補選主要是“本土”和“非本土”的斗爭,并交雜著“世代交替”之爭。
一是“本土”與“非本土”之爭。陳士良分析說,自臺灣當局敗退到島內后,特別是蔣經(jīng)國去世后李登輝在國民黨內主政開始,國民黨內的“本土”與“非本土”(或稱“主流”與“非主流”)之爭就愈演愈烈,當時外省籍在國民黨內越來越受到排擠。
二是國民黨內“世代交替”的呼聲越來越高。自1996年臺灣實行地區(qū)領導人的選舉以來,國民黨推出的候選人在年齡上基本上都大于民進黨的候選人,特別是實質掌控黨內事務的高層人物,幾乎都是“老人政治”,青年人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反觀民進黨,在2000年陳水扁主政以后就逐漸完成了“世代交替”,其政治世家的第二代人物,現(xiàn)在基本上都已經(jīng)成為民進黨內的主要骨干。為此,國民黨內早有“世代交替”的呼聲。今年年初選舉結束后,國民黨內再度涌現(xiàn)“世代接班”和“世代交替”的改革聲浪。
三是以一個中國原則為核心的“九二共識”有可能成為雙方勝選后調整的重要內容。“二合一”選舉結束后,國民黨始終沒有認真討論過失敗的原因,從根本上分析是否內部出了問題,是老舊的政黨文化及老舊的權力結構越來越無法適應臺灣地區(qū)政黨競爭的快速變化,卻頻頻在兩岸訴求上動腦筋。
陳士良表示,再過20天國民黨將進行黨主席的補選,由于國民黨主席選舉屬于“封閉式”的選戰(zhàn),其最終結果將由目前不到30萬名的有效黨員投票決定,因此黨員結構因素更顯得重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郝龍斌和江啟臣都有贏的希望,但是近來選情也出現(xiàn)了微妙的變化,一些黨內大佬經(jīng)過合縱連橫或相互結盟,已逐漸匯聚、集結成一股較大的“挺江(啟臣)”的力量,不僅讓主打“世代交替”議題的江啟臣的選戰(zhàn)氣勢又被進一步拉抬升高,而且更對郝龍斌陣營形成極大的壓力。(中國臺灣網(wǎng) 王珊珊)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