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 創(chuàng)業(yè)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每年1.7萬留學生成“黑戶”?英媒病急亂甩鍋!

      根據(jù)英國統(tǒng)計局最新數(shù)據(jù),每年英國至少有4.6萬非歐盟留學生在結束學業(yè)后留在了英國,其中約有1.7萬是簽證到期后非法居留。只不過英媒為此四處甩鍋,看著也是夠奇葩的……

      來看看永遠畫風清奇的《每日郵報》,報道此事的標題和引言是這么寫的▼

      (圖截取自每日郵報)

      看到這里首先就想問問《每日郵報》,留學生招誰惹誰了,要被塑造成這種“洪水猛獸”的形象?畢竟英國學校對繳著高額學費、住著天價公寓的留學生從來都歡迎還來不及,一遇到移民問題卻只單方面抹黑留學生……

      耐著性子往下讀,原來是根據(jù)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簡稱ONS)的最新數(shù)據(jù),截至2016年12月,一年內抵達英國的外國學生數(shù)量總共約為12.6萬,其中8.7萬也就是大約70%來自歐盟以外。這其中4.1萬非歐盟學生在結束學業(yè)后離開了英國,其余的則留了下來。

      跟前一年接近10萬非歐盟留學生畢業(yè)后留在英國的數(shù)據(jù)相比,這已經減少很多了好伐!而且前兩天剛爆出多名內閣大臣警告特雷莎·梅的新聞,他們表示應該把留學生從移民數(shù)據(jù)中去除,才能真正讓移民數(shù)據(jù)準確。就這種情況下《每日郵報》還不依不饒往留學生身上潑臟水,也是夠夠的……

      (圖片來自每日郵報)

      然后果然英國學校也成了批判對象。一個叫做“移民監(jiān)控”(Migration Watch,聽名字就夠右的)的民間組織Alp Mehmet挑出來批評英國高校說:“這些大學簡直就是沒有任何意愿去保證在他們這念書的人結課后都滾蛋!上萬學生就這樣消失進了黑色經濟!好多學校都把海外留學生看成提款機,課程結束就甩手!真是無法接受!”

      照這個意思,學校除了教書之外還需要承擔移民局的職位咯?這邏輯有趣的……

      (圖片來自太陽報)

      不過ONS這份報告繼續(xù)表示,4.6萬畢業(yè)后留在英國的非歐盟留學生中,除了通過工作、伴侶陪伴簽、繼續(xù)深造等合法方式留在英國以外,還是有部分是非法停留的“黑戶”,并且通過“黑色經濟”(black economy)謀生。

      相關閱讀:http://www.lxws.net/new.php?id=1081

      然后報告“過往估測”(past estimates)的比例計算稱,非法延長停留期限的留學生大約有1.7萬人。

      (圖來自每日郵報)

      除此之外ONS報告還指出,英國機場只有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才會在海關處進行所謂的“國際乘客調查”(International Passenger Survey),而這是英國內政部用來計算移民數(shù)量的統(tǒng)計方法。

      (圖片來自太陽報)

      也就是說,晚10點到早6點之間抵達的非歐盟旅客全都不被算入移民數(shù)據(jù)內????所以把移民問題怪罪留學生還不夠,邊檢制度也難逃一鍋!

      話說從脫歐公投前好幾年開始,移民就已經是英國人全民關心的問題,脫歐時候更是成了脫歐、留歐兩大派別的共同“籌碼”。

      不過在這個后脫歐時期,連號稱“留學生殺手”的梅姨都已經頂不住壓力,開始對留學生態(tài)度出現(xiàn)軟化的時候,《每日郵報》還這么老生常談地把移民問題四處甩鍋、甚至把留學生搞成假想敵……

      責任編輯:莊婷婷
      美國一42層高樓現(xiàn)懸空玻璃泳池
      江西警方摧毀一賣淫團 繳獲13箱招嫖卡片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7 海峽網(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