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習書記第一次來,要軍營村多種茶,多種果,保持水土不流失,并要求我們帶領村民種植柿子林,修建管理房。1997年,習書記第二次來,看到我們滿山遍野的茶園,看到茶農為茶葉的銷售發(fā)愁,就支持興建茶葉加工廠,指示我們要幫助老百姓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老百姓收入,又一次為軍營村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他兩次來到軍營村,這里可以說是他精準扶貧思路的源頭,他從正定就有了農村要加大扶貧力度的意識,后來到了軍營村,然后又到寧德,這種意識在不斷加深,一直到現在提出的多項扶貧政策,和他過去在各地實踐時的思路都是一脈相承的。
采訪對象:
高泉國,1953年8月生,福建廈門同安人,中共黨員。1984年至1997年,任軍營村村委會主任。高泉陽,1970年11月生,福建廈門同安人,中共黨員。1997年至2008年,任軍營村村委會主任。2009年至今,任軍營村黨支部書記。
采訪組:高泉國主任您好!習近平同志第一次來到軍營村的時候,您任軍營村村委會主任。請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
高泉國:習書記第一次來到軍營村是1986年,他那時是廈門市副市長。那個時候的軍營村是整個同安縣最窮的一個高海拔村,有700多名村民,種植了400多畝茶園,村民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種植茶葉,人均年收入只有280元左右。
那個時候軍營村基礎設施很差,沒有通電,是用一個20千瓦的小發(fā)電機組自己發(fā)電。由于不能滿足全村的用電需求,所以每戶只能用一盞或者兩盞25瓦的電燈,平均每戶每天也只能用幾個小時的電。
當時的道路條件也很差。從同安縣城到軍營村只有一條坑坑洼洼的土路,開車要2個多小時才能到。村里道路條件就更差了,現在你們看到的環(huán)村公路,是1987年以后才修建的。習副市長第一次來的時候,村里只有一條1.6米寬的土路,車開不進來,就停在村口的小拱橋邊,步行進來。我第一次見到習副市長,就是在村口這個拱橋邊上。后來我們建了新的拱橋,但保留了當時的橋拱,你們現在去還能看到。
習副市長見到我后,第一句話就問:“你們這里最窮的有幾戶?”我回答:“有兩三戶。”接著他就挨家挨戶地去拜訪。看完貧困戶,就來到我家。我是農民技術員出身,在當時算是村里條件比較不錯的,家里也只有一張床,一個圓桌,兩個凳子。他走到我家房門口,跟我開玩笑說:“高泉國,你這個房子不錯啊,坐北朝南,冬暖夏涼,空氣很好,前面還有一條溪,里面有幾進院。”這個房子是1980年修建的,剛使用了六七年,還比較新,所以他說我這個房子好。其實當時修建這個房子的材料是從山上一塊一塊扛下來的石頭,又把這些石頭一塊一塊壘起來的,并沒有花很多錢,只是很有閩南風格,與村里其他房屋比較起來,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在門口簡單聊了兩句,他就往我家里走。進門的時候,因為他個子很高,房間的門梁很矮,我怕他撞著頭,就趕緊上前跟他說:“您要彎下腰去,不然容易撞腦袋。”他就把腰彎下來,走進了我家。
進屋后,我在屋里圓桌的一邊泡茶,習副市長就坐在另一邊。他問我家里有幾口人,我回答他有6口人,4個孩子加我和我老婆。當時我老婆不在,4個孩子都在,圍著他跑來跑去。他不斷向我詢問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我向他匯報說,村里種植了一部分雜交水稻。他聽了很感興趣,問我雜交水稻一共種了多少、畝產有多少。我告訴他,除了100畝種地瓜(紅薯),剩下的400多畝種的都是雜交水稻,畝產能到1000斤。他又問我雜交水稻是什么品種,我又給他詳細匯報了一下。后來,他又問了一些生產生活上的問題,問我生產責任制實行以后,軍營村在經濟發(fā)展上有什么打算。我們就這樣聊了大概1個多鐘頭。當時我覺得,這位市領導對農業(yè)農村情況很熟悉。
采訪組:剛才您提到,軍營村當時非常貧窮落后。習近平同志當時是怎么幫助你們擺脫貧困的?
高泉國:習副市長看到我們村貧困落后的狀況后,要求村里多種茶、多種果,發(fā)展第三產業(yè),早日脫貧致富。當時我們也不懂應該種什么果樹,他建議我們種一些柿子,還聯系縣水土辦提供了一批廣西無籽柿樹苗,并指示縣農辦解決了3萬元扶貧資金。在習副市長親自倡導下,村民們開始上山開墾、整理土地,種植了大概200畝廣西無籽柿,并用那筆扶貧資金修建了管理房。后來我才知道,廣西無籽柿是當時國內最好的柿子品種?,F在這片柿子林還在,有些到了樹齡,我們就再補種一些,一定要把這一片珍貴的柿子林保存下去。
采訪組:我們知道,習近平同志當年到省里工作后,仍然對軍營村發(fā)展念念不忘,請介紹一下他第二次到軍營村走訪的情形。
高泉陽:1997年,習副市長已經是福建省委副書記,同安也已經由縣改區(qū)。我擔任軍營村村委會主任,習書記來訪時,我負責向他介紹村里的情況。
我記得,習書記來那天剛下過雨,從同安城區(qū)到我們村的道路還是坑坑洼洼的,下過雨之后變得泥濘不堪,習書記乘坐的汽車陷到了泥里。剛好我們有些村民經過,習書記就下車,同村民們一起把車從泥坑中推了出來。我知道這個情況后,心里特別感動。
習書記個子很高,穿著一件淺灰色短袖衫,我都得抬著頭跟他講話。他下車簡單交談了幾句,就急著要去村民家里走訪。走訪中,他仔細了解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和收入情況,關切地詢問大家溫飽有沒有解決,合作醫(yī)療方不方便。
當時,我剛27歲,還沒有結婚,是個毛頭小伙子,也不懂得他是大領導,走訪結束后,就大咧咧地邀請習書記到村部二樓坐一坐,喝喝茶。他很隨和,就答應了。在上樓梯的時候,他邊走邊拍著我的肩膀說:“年輕人一定要好好干,帶領村民們早日脫貧致富。”那時候我很瘦,他又幾乎高我一頭,每拍我一下,我都被他震得往后縮一下,現在回想起那個場景,覺得很溫暖。
在村部二樓,我們把4張辦公桌拼在一起當會議桌,又找來幾把椅子,習書記就在那里跟我們幾個村干部、黨員,還有幾個村民代表座談起來。這4張辦公桌還有他坐過的椅子,我們現在都還保留著。
座談中,習書記主要了解村里農業(yè)、林業(yè)以及整個村里的基本情況。我匯報說,1986年他來的時候,軍營村的茶葉種植面積在500畝左右,到了1997年已經有2800多畝,翻了5倍。他聽了之后,覺得軍營村發(fā)展很不錯,非常高興,還給我們提出兩條要求:第一條,就是要綠化造林,保護生態(tài),讓我們多種茶、多種果,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和林業(yè)。那個時候,大家對林業(yè)基本上都不太重視,只有幾個林場保護得比較好,農村基本上都是荒山?,F在看來,我們這里能夠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游客愿意到我們軍營村來,就是沖著這綠水青山來的,習書記當年的遠見,給今天的軍營村鋪就了致富之路。第二條,就是鼓勵年輕人一定要走出山門,走進廈門,去打工創(chuàng)業(yè),不要單一地守在本地種茶。這是因為當時還不是種茶的季節(jié),習書記在村里走訪的時候發(fā)現很多年輕人閑在家里,他就提出要鼓勵年輕人勇敢出去闖世界。
習書記還為我們精準扶貧提供了大力支持。當時雖然我們的茶葉種植面積上去了,但因為沒有設備,沒有先進的制茶工藝和技術,采下的茶葉都是生茶,過不了幾天就會爛掉,價格也一直上不去。我們就跟他講,村里想買點制茶的生產設備,建立一個茶葉加工廠,把茶葉的外觀和質量做好。習書記聽了覺得非常有必要,就交代市農辦負責這個項目,撥了兩筆扶貧資金,一筆40萬元用于建加工廠,一筆20萬元用于購買設備,后來又增加了10萬元。習書記還叮囑鎮(zhèn)里面要做好山區(qū)的招商引資工作,多引進一些茶葉加工廠。后來就有一家企業(yè)來到軍營村投資建廠。我們也用70萬元建了自己的茶葉加工廠,購買了20臺制茶的揉捻機,還有塑包機、整形機等。有了加工廠和這些設備,軍營村的茶葉外觀好了、質量高了,價格也就隨之提高了。鄰村的茶葉如果賣5塊一斤,我們就能賣到8塊一斤。
1986年,習書記第一次來,要軍營村多種茶,多種果,保持水土不流失,并要求我們帶領村民種植柿子林,修建管理房。1997年,習書記第二次來,看到我們滿山遍野的茶園,看到茶農為茶葉的銷售發(fā)愁,就支持興建茶葉加工廠,指示我們要幫助老百姓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老百姓收入,又一次為軍營村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他兩次來到軍營村,這里可以說是他精準扶貧思路的源頭,他從正定就有了農村要加大扶貧力度的意識,后來到了軍營村,然后又到寧德,這種意識在不斷加深,一直到現在提出的多項扶貧政策,和他過去在各地實踐時的思路都是一脈相承的。
采訪組:當時習近平同志有沒有提起他第一次到軍營村時的事情?
高泉陽:習書記第二次來軍營村,依然不忘1986年見過的高泉國主任。他問我:“當年那個瘦瘦矮矮的高主任現在在做什么?能不能把他叫過來?”我就趕緊騎上摩托車去找高泉國主任。當時他正在給地瓜培土,一聽說習書記要見他,高興得手腳都沒顧上洗,拎著鋤頭就坐上我的摩托車趕過來了。泉國主任非常激動,到了村部的院子,鋤頭一扔,馬上就沖過去見習書記。習書記很高興,離好遠看到高泉國,就認出了他:“就是他,就是他!”時隔十幾年,他還記得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真讓人感動。
高泉國:我第二次見到習書記的場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當時我正在地里種地瓜,泉陽騎了個摩托車來找我,說習書記要見我,我就趕緊跟他過去。習書記見到我后就問:“泉國主任,這幾年全村經濟發(fā)展和村民生活情況怎么樣?”我就向他匯報:“這10年里,我們多建了30多棟房子,您第一次來的時候,村外還沒有建房,現在村外的房子已經建起來了。當時您撥扶貧資金建立的管理房,已經承包出去了,一年村里能收入8000塊。”那時候,8000塊是很大一筆錢。
習書記還問我個人和家里的情況。我說這幾年挺好的,孩子有的已經畢業(yè)了,有的還在讀書。他聽了頻頻點頭。我們還談起當時他去我家里做客的經歷,他還記得當時我讓他彎下腰去,不然會碰著腦袋等情景,這些小的細節(jié)他都記得很清楚??上且淮嗡麤]帶記者,我也沒跟他合影,非常遺憾。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第二次來到軍營村,還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高泉陽:1997年,習書記第二次來到軍營村,問起當年那片柿子林長得怎么樣。我就實事求是地說,那片柿子林剛好到了合適的樹齡,長勢很好。沒想到他興致很高,說:“那咱們去看一下。”我們就陪同他乘車2公里多,來到那片柿子林。
剛開始,他看到山里種著茶、山坡上種著柿子,很高興,可后來看著看著就有點不太高興了。為什么呢?因為除了茶園和柿子林,其他的山頭全都光禿禿的。站在柿子林邊上,他說:“多種茶、種果,也別忘了森林綠化,要做到山下開發(fā),山上‘戴帽’。”我們聽了很受啟發(fā)。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第二次走訪軍營村到現在又過了快20年了。這期間,軍營村的發(fā)展怎么樣?
高泉陽:總的來講,習書記兩次來到軍營村,他的思路深深地影響著村里的干部和村民。在全村發(fā)展過程中,他一直引導著村民走對路子。以至于從整個蓮花鎮(zhèn)來看,我們村在經濟、教育、醫(yī)療、環(huán)境保護、村莊建設上都是比較好的。
軍營村的村民們一直沒有忘記總書記的叮囑,三十年如一日,多種茶、多種果,做好森林綠化。也正是因為他當年的一句話,我們開始大力造林,現在已經造林綠化9000多畝,把綠色資源變成鄉(xiāng)村旅游的資源。沒有當時的造林綠化,哪有現在的綠水青山?現在要還是像當時那樣光禿禿的,誰還會來軍營村?
當年習書記幫助我們興建了茶葉加工廠,現在軍營村的茶葉都由茶廠收購,80%出口外銷。不過這幾年茶葉價格不是很好,我們就利用習書記給我們留下來的這些資源,引導村民大力興建民宿、農家樂,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軍營村從原來最貧窮的山區(qū)村,到現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典型村?,F在軍營村的財政收入,在蓮花鎮(zhèn)十幾個行政村中名列前茅,人均收入達到了16000多元,是蓮花鎮(zhèn)最高的。
高泉國:受到習書記當時讓年輕人走出去的號召影響,我的三個兒子現在都走出了軍營村,老大還做起了茶葉生意,全家每年收入能有20來萬元,生活過得還是很不錯的。
高泉陽:習書記當年來軍營村的時候,村里衛(wèi)生條件還不是很好,村民們養(yǎng)豬、養(yǎng)雞都是放養(yǎng),廁所都是用土坯搭建起來的旱廁,我們當地開玩笑叫它們“露天碉堡”,一到夏天就臭氣熏天,蒼蠅蚊蟲滿天飛。2008年,軍營村開啟了老區(qū)山區(qū)建設,我們按照習書記當年對軍營村的定位和要求,對全村做了整體規(guī)劃。動員村民動手填埋旱廁,并修建了10個公廁,還鋪設了戶戶通公路,讓小車能直接開到家門口。經過這一番規(guī)劃和整治,現在我們每年在省里、市里的環(huán)境評比中都是第一名。軍營村一年一個樣,一年比一年好。你們看,現在整個村莊干干凈凈,路燈也亮了,通信設備一應俱全,廣電網絡也都進來了。我們特別希望習書記能再來一次軍營村,看一看他給軍營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高泉國:現在很多游客來這里旅游,其實與習書記來過兩次有很大關系。大家也是想走一走當年習書記走過的地方。還有很多人來找我,想聽我講一講習書記當年來這里的故事。我就帶著他們在村里走一走,給他們介紹廈門,介紹當年習書記來我們村走訪的那些往事。
現在很多游客來都會問我:總書記還會不會來?我說,我相信總書記一定會再回來的,這里有他走過的路、走過的橋,有他關心關注過的村民老鄉(xiāng)。我們也一定會懷著這份期待,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把日子過得更加紅火。
(轉載自2019年8月5日《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趙睿
- 習近平在廈門(九):“像習副市長這樣對地方志感興趣的領導真不多見”2020-09-28
- 習近平在廈門(六):“近平同志雖然年輕,但涵養(yǎng)很好”2020-09-18
- 習近平在廈門(五):“近平同志對我做人做事影響至深”2020-09-17
- 習近平在廈門(四):“制定發(fā)展戰(zhàn)略是近平同志對廈門的一個全局性貢獻”2020-09-14
- 習近平在廈門(三):“近平同志提出的‘提升本島、跨島發(fā)展’戰(zhàn)略很有遠見卓識”2020-09-11
- “這個年輕的副市長與眾不同” ——習近平在廈門(二)2020-09-08
- “近平同志來廈門是要‘立志做大事”——習近平在廈門(一)2020-09-07
- 《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 出版四個月發(fā)行已逾600萬冊2020-05-06
- 《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 出版兩個月余發(fā)行逾520萬冊2020-03-16
- 省委宣傳部召開學習《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座談會2020-01-10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第一觀察|如何理解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這句話2020-09-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