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敦煌,安靜愜意。日前,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間會議室里,院長趙聲良擠出一上午的時間,接受了專訪。
1984年,剛剛從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的趙聲良,只身來到敦煌,到如今已有35年。從期刊《敦煌研究》的編輯起步,到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再到今年5月升任院長,35年前的青年,如今已滿頭華發(fā)。
千年莫高,人類敦煌。對人們而言,敦煌是藝術殿堂,是精神高地,是心靈圣域。“我們的工作主要包括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趙聲良說。
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珍貴文化遺產,堅持保護優(yōu)先的理念,加強石窟建筑、彩繪、壁畫的保護,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水平,將這一世界文化遺產代代相傳。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敦煌莫高窟視察時這樣要求。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撥款100萬元專門用于莫高窟崖體加固。按照建筑學家梁思成提出的“有若無,實若虛,大智若愚”的設計方針,加固工程效果很好,至今石窟崖體仍安然無恙。
在以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人為代表的幾代莫高窟人的努力下,敦煌的保護工作一直在扎實進行。敦煌人秉持創(chuàng)新開拓理念,放眼世界,應用先進技術開展文物保護。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的合作已有30多年,成為與其合作時間最長的文博機構;自上世紀80年代起,敦煌每年選派兩名研究人員到東京藝術大學進修,至今已培養(yǎng)了50多人。
趙聲良介紹,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被動局面逐漸得到扭轉。如今,研究的重鎮(zhèn)與高地都在中國。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幾代學者的推動。如今,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蘭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共同構成敦煌學的研究重地。敦煌研究院已多次舉辦敦煌學國際研討會,使敦煌學更加深入人心。
在出版大量學術著作的同時,敦煌研究院還編寫了許多通俗讀物,向公眾介紹敦煌文化。趙聲良說,平均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敦煌相關主題的展覽,每次都是觀者如潮。不僅如此,敦煌研究院還走進國內外大學,向高校師生宣講敦煌文化。
現(xiàn)如今,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海外收藏的敦煌文物已基本實現(xiàn)數字化。展望未來,趙聲良說,敦煌研究院正在制定30年發(fā)展規(guī)劃,“爭取讓海外的敦煌文物珍品‘數字化回歸’”。
記者 董洪亮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莫高窟是哪個城市的名勝古跡? 螞蟻莊園小課堂9月16日答案2019-09-16
- 敦煌研究院“牽手”故宮博物院 共謀文化遺產研究保護2019-09-04
-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品味敦煌前世今生2019-08-20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美團民宿攜“夢之次元”空降廈門草莓音樂節(jié)2019-12-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