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資訊頻道
分享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系統(tǒng)性部署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fā)展。6月1日兒童節(jié)之際,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騰訊公司為青少年定制的公益節(jié)目《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上線超過100集后宣布升級,啟動“大師講堂·校園行”,在線上講堂之外,開啟科學家進校園與孩子面對面互動的線下教學模式,讓青少年沉浸體驗大師言傳身教,樹立科學夢想。該公益行動即日起面向全國中小學開放申請通道。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被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司、共青團中央少年部、全國婦聯(lián)家庭和兒童工作部、中國科協(xié)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辦公室納入聯(lián)合宣傳機制,上線近兩年時間薈集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院士、神舟飛船首任設計師戚發(fā)軔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院士、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院士、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等近100位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名家大師。

即日起,全國各省市中小學老師或學生家長在獲得所屬學校支持的前提下,登錄《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官網(wǎng)或公眾號,填寫基本信息,并選擇期待進校的邀請對象、敘述申請理由,提交報名即可有機會邀請科學家藝術家進校與青少年交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騰訊整合報名情況,初審信息真實性后,將與受邀名人名家基于申請理由、學校綜合素養(yǎng)培育等情況,細致篩選并確認首批“大師講堂·校園行”的申報結果。

6月8日,“大師講堂·校園行”將開啟首站行動,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人氣科學家賈陽走進史家小學,與孩子們面對面交流探月探火的故事,暢想航天未來。自首站活動起,每期“大師講堂·校園行”都將被錄制更新至《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線上節(jié)目,通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學習強國、中國教育電視臺、央視頻、新華網(wǎng)等權威渠道,以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官方平臺,微信視頻號、騰訊視頻等騰訊全系產品“青少年模式”播放。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騰訊升級大師講堂 開啟中小學申請科學家見面通道

賈陽6月8日將走進史家小學

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要用好社會大課堂,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yè)的青少年群體??茖W普及是《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打磨優(yōu)質內容的一大主要方向,“大師講堂·校園行”響應《意見》更進一步,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與科學家近距離互動的機會,以科學家言傳身教引導孩子們自覺獲取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樹立科技報國遠大志向。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自2021年9月推出,以每集約10分鐘的精品視頻,助力青少年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運動等領域增長視野,全面發(fā)展,被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列入《2022年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重點實事清單》。為了讓邊遠鄉(xiāng)村地區(qū)青少年也能更高效地獲得科學及素質教育的優(yōu)質資源,騰訊以《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節(jié)目為基礎,為邊遠鄉(xiāng)村中小學專門定制了教學課件,基于騰訊SSV數(shù)字支教平臺,針對性地覆蓋甘肅、重慶、云南、海南等省市中一千多所縣鄉(xiāng)中小學,以“支教志愿者+當?shù)亟處?rdquo;雙師課堂的教學形式,助力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讓當?shù)睾⒆觽兏S名人名家認識更大的世界。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織密交通網(wǎng) 廈門地鐵新線路加速駛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