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nèi)頻道>國內(nèi)新聞
分享

教材不是“美文”的匯編 課文的改動是為教學的需要

在余黨緒看來,人們對語文課文中的“錯誤”寬容度偏低,還跟人們一直以來的觀念有關:教材是一個范本、一個標桿。所以有人會說: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文章為什么不選,偏偏選中這些文章?

“其實,教材首先是為教學服務的。”余黨緒說。比如,魯迅的一篇文章出現(xiàn)了增減就會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而選用教材的人更多是從對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需求出發(fā)的,可能恰好魯迅的另一篇文章更合適。

“前兩年甚至有人說魯迅已經(jīng)被趕出語文教材。這是誤解。”溫儒敏說,事實上,課程改革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選擇性,原來高中3個學年必修課,改為1.75學年,而選修課占1.25學年。必修課總課時少了,自然也要對課文數(shù)量進行調(diào)整,這是很正常的。魯迅的文章在必修課中減少了,有的放到選修課了。在入選課本的作家中,魯迅仍然位居第一。

“社會上的很多討論可能更多地站在文學的、社會的,或其個人趣味的角度上,而非語文的角度。”余黨緒說。

“教材不是美文的匯編。”溫儒敏說。“教材選用課文,特別是小學語文課文,很多都是經(jīng)過修改的,對選文做少量必要的改動,并非顯示編者‘高明’,主要是為了適合教學的需要。”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課文,為了認字的安排,改動是常有的。過去葉圣陶主編中小學教材,對選文也是要做修改的。比如《最后一課》,幾乎就是根據(jù)原作重寫。原來初中選過文言文《口技》,原作有些內(nèi)容涉及夫婦的情事,選入課文肯定不合適,就刪節(jié)了。

溫儒敏教授同時還是“部編本”語文教材(“部編本”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的總主編,他介紹,這次“部編本”課文凡有改動,會在注解中說明。教材編寫對原作的改動非常慎重,若原作者健在,改動都經(jīng)過作者的同意,有的還會請作者自己動手來改。而經(jīng)典作品一般是不作改動的,若有某些表達不合現(xiàn)今“規(guī)范”,在注解中加以說明。

教材只是教育的工具 教師不能被工具左右

“說到底,課本只是教育的一個方面,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工具而已。”連中國老師說,真正打動人心的不僅是課本呈現(xiàn)的那一點點。教育是立體綜合的,教育中很大一部分是師生相處,這個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更為重要。

不少一線教師認為,當教材中有些內(nèi)容被質(zhì)疑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把這作為一個教育契機進行討論,甚至可以讓學生由此形成課題研究。

“孩子需要判斷力。”余黨緒說,利用這些課文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在引導孩子正視錯誤、研究錯誤、修正錯誤的過程中,孩子自然就會成長。

余黨緒介紹,我們的教育容易簡單化,為了達到一個結果往往忽略了過程的教育意義,仿佛我們的教育就是為了告訴孩子一個“正確答案”。比如,我們在小的時候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教育:只要你讀書用功了將來就會成功。“而當我們成年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成功需要很多因素,如果當孩子小的時候把用功和成功之間的關系講清楚了,孩子長大之后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內(nèi)心就會增加很多平靜和坦然。”余黨緒說。

其實教育者也沒有必要那么緊張,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哪篇文章是必須要看的。”連中國說,我們的教材中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作品,把這些作品的價值全部挖掘出來就已經(jīng)非常棒了,沒必要在個別存在質(zhì)疑的課文上糾結。教材是工具,教師不能被工具左右。

連中國老師介紹,他曾經(jīng)陪自己的孩子一起讀過一篇小學教材上的課文,文章非常短?。?/p>

小鴨說:“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媽媽說:“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

小鷹說:“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您帶我去好嗎?”媽媽說:“山那邊風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過了幾天,小鷹學會了飛翔。

“誰都知道兩個故事是假的。”連中國說,但是這個故事傳遞給孩子的東西卻是真的、美的。如果教育者能在教育過程中再進一步深入,“鴨媽媽”和“鷹媽媽”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其實也是有很多掂量、擔心和忐忑,那么孩子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也就學會了理解家長的不容易,“孩子就成長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3月20日 09 版)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nèi)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年終盤點:過去這一年中國為全球經(jīng)濟增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