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琵琶怒擲叛將安祿山,詩佛王維泣淚為他寫詩,唐玄宗封他為“天下梨園都總管”,南派梨園子弟尊他為“戲神”。他就是雷海青。一位宮廷樂師千百年來備受民間崇仰,由“戲神”上升為地方保護神。讓我們走進雷海青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揭開田公元帥信俗的面紗。

被封“戲神”

凝碧池琵琶擲叛將

一個普通的宮廷樂師,為何死后被筑廟祭祀?這還得從1200多年前的“安史之亂”說起。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fā)動政變。是年,長安城被攻破,皇室西逃,避難不及的文武百官,以及包括雷海青在內(nèi)的梨園子弟均被亂軍俘虜至洛陽。

一日,安祿山在凝碧池設宴,命雷海青演奏《霓裳羽衣曲》取樂。雷海青不屈從于奸賊,向西方磕頭后手執(zhí)琵琶怒擲安祿山。安祿山惱羞成怒,兇殘地殺害了雷海青并肢解示眾。

一代詩佛王維從好友處聞知此事,悲痛難以自抑,提筆寫下了《凝碧池》:“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葉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王維含淚追悼梨園英雄,至此也讓雷海青名留青史。

唐玄宗被雷海青忠義之舉所感動,誥封其為“天下梨園都總管”。“安史之亂”平定之后,唐肅宗又依郭子儀所奏,追封雷海青為“太常寺卿”“田都大元帥”。而后,雷海青被梨園子弟奉為“梨園祖師”“相公爺”,被眾多劇種尊為“戲神”。這位帶著忠烈英雄色彩的田公元帥寄托了百姓們的心愿和希望,千百年間,漸漸從人變?yōu)榱松?,甚至超出?ldquo;戲神”的范疇,被閩地鄉(xiāng)民尊崇為“擋境保護神”。

鎮(zhèn)廟之寶

福州元帥廟三塊古匾額

與福州三坊七巷隔著一條楊橋路的元帥路,在福州家喻戶曉。路名來源于盛名在外的福州元帥廟。廟里供祀的主神正是田公元帥雷海青。寺廟雖小,但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海峽兩岸有史可稽最悠久的元帥廟祖殿。

相傳雷海青的宮廷同行(或弟子)出京逃難,流落到莆田一帶,從而培育出莆田百戲、莆仙戲。從此,莆田一帶戲劇木偶藝人尊雷海青為“戲神”。此信仰傳入福州,田公元帥也就成為福州戲劇、木偶界的“戲神”。

據(jù)清《閩雜記》考證,福州元帥廟始建于宋朝高宗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約于清乾隆年間重修?,F(xiàn)廟中完好保存有清乾隆甲子年(1744年)刻有的“樂管鈞天”與“鑒殿”兩塊金字漆匾,是277年前曲藝社團“蘭桂社”贈送的。

廟中還保存有林則徐于清嘉慶十六年親筆題寫的“恩威顯赫”金字牌匾。林則徐為什么送給元帥廟匾額呢?原來清嘉慶年間,清初“三藩之亂”平定已有百年,天下承平日久,元帥廟也因地近督撫衙門而香火旺盛。林則徐父親林賓日經(jīng)常帶他參加元帥廟法會。林則徐在考中進士的清嘉慶十六年冬季,題贈“恩威顯赫”四字,并制成金字匾額。元帥廟現(xiàn)存的“恩威顯赫”“樂管鈞天”“鑒殿”這三塊古匾額作為鎮(zhèn)廟之寶,是研究福州戲曲歷史和福州歷史名人的珍貴實物資料。

“踏棚”“過爐”

獨特而豐富的信俗文化

田公元帥信俗代表性傳承人郭美英介紹,福州元帥廟長期以來是福州地區(qū)戲曲、音樂的活動中心。福州民間有一種習俗,凡是新建戲臺,必須請?zhí)锕獛?ldquo;踏棚”,然后戲班才能演出。

此外,新戲班成立,還要到元帥廟“過爐”分香。除了這些,千百年間,元帥廟還形成了斗堂、午時茶等一系列獨特而豐富的信俗文化。

田公元帥的信俗分布廣泛,信眾還分布于港澳臺地區(qū)及東南亞國家。人們紀念雷海青不僅因為他是一位梨園樂師,是“戲神”,更崇仰他身上忠君愛國、舍身成仁的英雄品質(zhì)。

值得一提的是,在臺灣也有田公元帥眾多分香廟宇,信眾上萬人,田公元帥信俗已成為閩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2009年,田公元帥信俗入選福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列入福建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文 張旭陽/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盛世蓮開】習言道|澳門是偉大祖國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