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購,對東北農民是一個巨大的話題。由于連續(xù)多年的臨儲收購,這里的絕大多數(shù)農民已經習慣了只種玉米,甚至就會種玉米。玉米的每一個豐歉,都直接關系著他們一年的收益;玉米價格的每一點漲跌,都直接影響到他們一年的收入。而今年,當他們再一次收獲豐收年的時候,遇到了臨儲收購的正式改革。“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方式,讓他們不得不面對玉米收購價格下跌的現(xiàn)實。
盡管在記者采訪時,許多農民還仍然有些不情愿,甚至想不通,但玉米收購改革已經到來。這是一道必須跨過的關口。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在跨越這道關口的時候如何保證農民合理收益?記者所到之處,大家思考的、處理的也都是這一問題。按照中央政策,今年的“市場化收購+補貼”方式,能夠基本保障農民收益不受大的損失,各地也都按照這一要求兌現(xiàn)或正在兌現(xiàn)給農民的補貼。不過從整體上看,今年剛開秤的玉米收購價已經由去年的1元一斤跌至0.7元左右,收益減少不可避免。幾個采訪對象向記者表示,收入比去年減少了近一半,“種糧不賺錢,要靠補貼錢”。
但“種糧不賺錢,要靠補貼錢”并不是玉米收購改革的目的。不可否認,短期看,玉米價格隨行就市,對種糧農民的收入影響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但改革的目的不是價格下跌,而是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從長遠看,短痛是為了培養(yǎng)更有競爭能力的現(xiàn)代農業(yè),使農民由埋頭種地逐漸向看著市場種地轉變,逐漸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這樣既能不斷提升農產品供給水平,也能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
不過在眼前,及時到位的補貼成為穩(wěn)住農民種地信心的關鍵。手里有錢,心中不慌。今年財政部出臺的新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在使玉米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同時,綜合考慮了農民合理收益等多方面因素,保證農民不虧損。在記者采訪的黑龍江、吉林,大部分地區(qū)補貼已發(fā)放到農民手中,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糧價下跌給農民帶來的損失。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印度農民空手斗2米長巨蟒 從其腹中擠出2只山羊2017-07-14
- 菜價漲沒3天回跌 臺“農委會”改口:沒要抓菜蟲2017-06-08
- 好消息!農民不再靠天吃飯 廈門首推設施蔬菜種植保險 2017-05-12
- 一個有機農場,它的生意從“中國最美豬圈”開始|有機這生意怎么樣了①2017-04-24
- 農民收到短信 打開一看,竟是20歲女兒的裸照 2017-04-11
- 這個山東農民厲害!年入4.8億,還把菜賣到了迪拜2017-04-08
- 男子改造電腦硬盤 這玩意功能太可怕2017-03-29
- 國內種植結構調整 “糧改飼”有望為農民增收超20億2017-02-27
- 2050年,地球要怎么養(yǎng)活90億人口?能不能用人工智能種莊稼?2017-02-01
- 龍巖漳平165名農民 獲新型職業(yè)農民資格認證2017-01-19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