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踏上這片故鄉(xiāng)的土地,我無法用語言形容內心的喜悅。”近日,回安溪清水巖進香參拜的臺北市安溪同鄉(xiāng)會會長蔡育仁激動地說。與蔡育仁有同樣感受的臺灣信眾不在少數(shù)。

一尊清水祖師 牽動兩岸情緣

安溪清水巖鳥瞰 通訊員 葉景燦 攝

在安溪,有一座山峰,它海拔不過700余米,卻是億萬信眾心中的圣地,它就是全球近2000座清水祖師廟的祖庭、清水祖師文化的發(fā)祥地清水巖。

清水巖為清水祖師創(chuàng)建。清水祖師生于北宋年間,俗姓陳,六歲出家,法名“普足”。一生行善弘法、利物濟人,其居巖十九載,修橋造路、祈雨驅災、行醫(yī)濟困、廣植禪林,大德善舉,受到百姓愛戴。公元1101年,普足禪師圓寂后,百姓念其功德,塑像奉祀,尊稱其為“清水祖師”。

晨鐘暮鼓,佛號禪音,始建于宋元豐六年(1083年)的清水巖依山臨壑,是全國唯一的“帝”字形結構廟宇。山巒起伏間的殿閣樓臺,縹緲與云霧開合,宛如蓬萊仙境??缢卧髑鍘讉€朝代的60余處古跡勝觀,歷史文化厚重。

伴隨著鄭成功收復臺灣、閩人外遷,清水祖師信俗遍及臺港澳地區(qū),以及世界20多個國家。“佛是祖師,我先人已稱弟子;巖乃清水,此淡地好溯源流。”臺北淡水祖師廟的這副楹聯(lián),道出清水祖師在海峽兩岸的源流關系。臺灣島內有清水祖師廟500多座,其信眾1000多萬人,影響力巨大。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安溪籍臺胞約有248萬多人,占臺灣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年回到安溪清水巖祖庭進香朝拜的臺灣信眾、游客達10多萬人次。

行走臺灣,從南到北,自西至東,林立的寺廟中,總有清水祖師廟的身影,虔誠的香火寄托著無數(shù)華夏兒女的鄉(xiāng)愁。據考證,臺南四鯤鯓龍山寺與彰化新興宮是島內歷史最為悠久的清水祖師廟,可追溯至公元1647至1661年,是安溪早期移民墾臺的見證。而被稱為大臺北地區(qū)三大祖師廟之一的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更有著“東方藝術殿堂”之美譽。

隨著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安溪縣以祖庭為基地、以文化為紐帶、以活動為載體,積極推動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清水巖先后被列為首批涉臺文物保護工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清水祖師信俗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熱絡,臺灣各地的清水祖師信眾紛紛來祖庭謁祖進香。

以清水祖師文化為紐帶,兩岸信眾交流不斷。1999年和2010年,清水巖兩次組織清水祖師金身赴臺巡香,成為閩臺宗教文化交流的盛事。2014年,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節(jié)暨首屆世界(安溪)清水祖師文化聯(lián)誼會舉辦,兩岸及世界各地專家學者、信眾代表近2000人會聚安溪參加活動。2016年,第八屆海峽論壇·千年清水祖師兩岸信眾敘緣交流會舉行,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和信眾就清水祖師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展開熱烈研討。2018年,清水祖師“謁祖敘緣”文化交流活動得到臺灣信眾的積極響應,島內20座分爐400多名信眾代表回祖庭謁祖敘緣……

此外,海峽兩岸對清水祖師信俗的研究日益深入,舉辦了閩臺清水祖師文化學術研討會,編輯出版了《閩臺清水祖師文化研究文集》等研究成果,先后在臺灣設立清水巖駐臺辦事處、成立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xié)會,推動清水祖師文化研究向多層次拓展。

從單邊到雙向,從文化交流到經貿往來,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已實現(xiàn)了兩岸雙向互動、深化拓展和融合提升。未來,兩岸將攜手共建清水祖師文化園,建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打造清水巖特色旅游品牌,進一步推動清水祖師文化發(fā)揚光大,為兩岸融合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尊清水祖師,牽動兩岸情緣。安溪縣有關負責人表示,清水祖師文化是聯(lián)結兩岸同胞情感的精神紐帶,安溪將繼續(xù)發(fā)揮獨特優(yōu)勢,深化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與合作,努力把安溪清水巖打造成為增進兩岸文化認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示范窗口。(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農優(yōu)品·我在家鄉(xiāng)等你來”網絡直播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