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近些年,蘋果智能手機銷量連續(xù)大幅下降,蘋果今年推出的新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也引發(fā)了外界關注。據(jù)外媒最新消息,根據(jù)瑞士信貸分析師的一份新報告,中國消費者對蘋果手機的態(tài)度正在降溫,蘋果新手機在中國的銷量不及去年。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瑞士信貸分析師周四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盡管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同期略有增長,但11月份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同比大幅暴跌了35.4%。

分析師表示,10月份,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10.3%。這意味著,蘋果在中國的手機銷量連續(xù)第二個月出現(xiàn)兩位數(shù)的降幅。

瑞士信貸分析師表示,自蘋果今年的iPhone 1111系列新手機推出以來,中國市場的新iPhone總出貨量同比下降7.4%。分析師表示:“我們估計,在過去三個月(9月至11月),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同比下降17.5%以上。”

受到這一不利報告影響,蘋果公司的股票價格周四在上市前交易中下跌1%。

瑞士信貸分析師認為,即將到來的12月15日的最后期限更令人擔憂,因為受到國際貿易變化的影響,蘋果進口到美國產品可能會被征收更多關稅。分析師寫道,15%的關稅可能會使美國銷售的蘋果手機每臺成本增加近70美元。

分析師表示,蘋果很難在不影響美國消費需求的情況下,把關稅增加的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瑞士信貸分析師還指出,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激烈的本土競爭是蘋果銷售額下降的原因。該機構分析師對蘋果股票的評級保持中性,他們在10月份的研究報告中,確定了每股221美元的蘋果股票目標價格。

蘋果最近在中國市場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根據(jù)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shù)據(jù),2019年第二季度,其出貨量同比下降14%,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6.4%降至5.8%。

盡管如此,蘋果分析師對最新蘋果手機在中國推出時的表現(xiàn)還是持樂觀態(tài)度。9月份,一些新款蘋果手機在中國的等待時間為兩到三周。產品的交付時間可以顯示消費者的需求。

長期關注蘋果公司的知名分析師郭明錤9月份表示,他預計中國對新款蘋果手機的需求將超出預期,另外中國市場對蘋果新手機的需求也高于美國市場。

當9月份新系列推出時,中國消費者不得不為蘋果新手機支付10.5%至12.5%的溢價,而iPhone 11 Pro和Pro Max的中國市場價格要比美國高出18.6%至23%。

今年,已經有許多廠商在中國市場發(fā)售5G手機,中國電信運營商也開始商用5G網絡,但是蘋果今年的新手機仍然不支持5G網絡,這被視為一個競爭軟肋。

在過去幾年中,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市場,蘋果手機的銷量出現(xiàn)了大幅暴跌,其中中國市場的跌幅更為嚴重。根據(jù)科技市場研究企業(yè)Canalys的報告,今年三季度,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量暴跌了28%。而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猛增了三分之二。

外界普遍認為蘋果手機創(chuàng)新日趨乏力,除了常規(guī)的處理器、存儲芯片等升級之外,沒有什么重大創(chuàng)新。另外蘋果手機的外觀設計也基本保持不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之前,蘋果首席設計官艾維已經辭職離開了蘋果公司,創(chuàng)辦自己的工業(yè)設計公司。媒體分析稱,艾維辭職的一個原因是眼下蘋果對于智能手機等硬件產品的工業(yè)設計不像過去那么重視,蘋果已經把重心放在了網絡視頻、在線音樂等互聯(lián)網服務上,希望開拓新的收入來源。

另外,蘋果和三星電子兩家公司曾經把智能手機價格上調到1000美元以上,外媒稱這一舉措其實是一個失誤,進一步打擊了市場需求和銷量。

今年,蘋果對于新手機的入門價格進行了調整,降低了50美元。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挫敗一切外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