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由江西省委網信辦、福建省委網信辦和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發(fā)現最美鐵路縱覽蘇區(qū)巨變”大型采風活動落下帷幕。數日來,由閩贛兩地媒體組成的40多人采訪團由贛入閩,再出閩入贛。沿途的探訪,追憶了無數蘇區(qū)先烈的革命往事,清晰了閩贛鐵路史的艱辛蔓延。那一段段用鮮血鑄就的傳奇,一座座用生命樹立的豐碑,讓我們看見那最美......
一座豐碑 見證鷹廈鐵路發(fā)展
26日上午,采訪團探訪永安烈士陵園。這是全國唯一一座以紀念建設鐵路而犧牲的先烈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58年4月1日,參加修建鷹廈鐵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8511部隊,在永安火車站黃竹洋山坡上建立革命烈士陵園,安葬為修建鷹廈鐵路而犧牲的19名戰(zhàn)士。后被永安市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于2013年擴建了烈士悼念臺,重新樹立永安革命烈士紀念碑,并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以及在剿匪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英勇獻身的170位烈士英名鐫刻于此,供后人瞻仰。
采訪團向先烈獻花
當天,已95歲高齡的安徽籍鐵道老兵營道修向采訪團講述了一段陳年往事。這位24歲就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老前輩,雖然事情已經過去70年了,談起抗美援朝那段日子,仍然記憶尤新。據營老介紹,1950 年底,其隨部隊調往東北,他所在的11師部隊從寬甸渡口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參戰(zhàn),先后參加過黃草嶺阻擊戰(zhàn)等。1953年,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所在的部隊整編后擔負橋梁架設,鐵路鋪設和線路維護搶修任務?;貒?,營道修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修建廣西黎湛線,隨后跟隨部隊來到福建參與鷹廈鐵路建設,負責搶建沙縣到桂口93千米的線路。“剛到施工現場,沒有住的地方,我們只能從河對岸砍來毛竹搭建營房。當時沒有船,我們就用身體在冰冷的河里來回穿梭運輸,冬天零下幾度的河水凍的所有人渾身發(fā)抖”營老說。蜀道難,閔道更難。山高坡深,施工工具十分簡陋,僅開挖隧道對當時的建造者來說是個巨大的難題。在上房山38號隧道即將挖通的時候,團長要求營道修所在的第二小組換大炮眼直接打通隧道,身為風槍手的營道修和他的隊員們打小炮眼打習慣了,小瞧了大炮眼威力,爆炸后,響聲正耳發(fā)聵,大量的石塊被拋到空中猶如子彈砸向他們。也就是在那時,近距離爆炸的沖擊波讓營道修的耳朵有了頑疾。1956年年末,營道修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鷹廈鐵路建成后,他所在的部隊158個名額可以安置回自己的家鄉(xiāng)。身為黨員的營道修,毅然放棄了回家的機會,選擇留在這里繼續(xù)養(yǎng)護鐵路。隨后,他被分到了到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原上海鐵路局福州分局)永安工務段荊西線路工區(qū),奉獻了自己30多年的青春歲月,默默無聞養(yǎng)護著當年付出心血修建的鷹廈鐵路。工友們都這樣形容他:“演練場上的小民兵、抗美援朝的老戰(zhàn)士、鷹廈鐵路的養(yǎng)路人、田園耕作的老農夫”。四種身份勾勒出營老傳奇的一生。“參與修建鷹廈鐵路,轉業(yè)后留到鐵路上工作,是我當時最正確的決定。”如今年已到耄耋之年的營道修,一提起鐵路仍然滿懷激情......
已95歲高齡的營道修老前輩述說革命往事
正因為有無數像營道修這樣可敬的英雄,鐵路建設才得以順利進行。據介紹,鷹廈鐵路是全國著名的高山鐵路,嶺頭隧道是當時全國最長的隧道。在移山填海的大建設中,英勇的中國人民鐵道兵在王震將軍的領導下,奮不顧身建立可歌可泣的英雄業(yè)績。革命烈士血灑福建熱土,為交通極為不便的福建開辟了一條連接全國的大動脈。
采訪團在永安南站前合影
如今的福建,不再是閩道難行的福建,在黨的領導下,鐵路人繼續(xù)發(fā)揚著“鷹廈精神”,不斷移山鎮(zhèn)海、開荒拓路,保證人民出行越來越安全、快速、便捷,坐火車猶如乘坐公交車一般方便,乘坐高鐵出行已然成為當地人民的首選。目前正在建設的興泉、浦梅鐵路,更是連接了清流、寧化、大田等區(qū)縣,不斷實現福建省縣縣通高鐵的新時代發(fā)展目標。(林文強 南鐵宣)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不忘使命 砥礪奮進——中央企業(yè)黨員代表共話2021-06-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