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地人情早已水乳交融 高雄企業(yè)家與高雄媳婦談廈門
高雄企業(yè)家謝蒼發(fā):
我參與了廈門很多建設項目
謝蒼發(fā)(廈門日報記者林銘鴻攝)
海峽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趙張昀)從33歲到60歲,來自高雄的謝蒼發(fā)見證了廈門的巨變。近日接受采訪時,他很自豪地說,廈門會展中心、廈門北站、BRT這些工程他都參與了——話語中是一種對家的眷戀與自豪。
身為廈門華信混凝土工程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蒼發(fā)說,1992年跟隨父親來到廈門時,當時城市的基礎建設還較為薄弱,他敏銳地嗅到混凝土行業(yè)的商機,也讓他深深眷戀和扎根于此。
謝蒼發(fā)說,他一開始落腳檳榔路一帶。2003年,附近的湖濱東路橋因海水侵蝕問題需要改建,用的正是華信的混凝土。施工進程中,謝蒼發(fā)堅持用品質最好的反擊破碎石來供應5000多方混凝土,甚至不惜冒著20多萬元虧損的風險。“這里是我的家,我要讓家人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于是,自家公司的混凝土澆灌了家門前的路,也造福了路上車水馬龍的千千萬萬“家人”。
如今他定居海滄,窗邊靚麗的海滄大橋,既是風景,也讓他頻頻回憶起在混凝土攪拌站為這座大橋操勞的那些日日夜夜。
而今,謝蒼發(fā)的兩個兒子也在廈門經營著各自的公司,他還有三個可愛的孫輩。“如今廈門的城建比起臺灣大多城市都不遑多讓,但更重要的是,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有著我們家四代人的身影。”他說。
高雄媳婦蔣依珊:
我現在更習慣廈門生活方式
蔣依珊(廈門日報記者林銘鴻攝)
海峽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趙張昀)2013年以前,祖籍高雄的蔣依珊生活在臺灣,奔波在世界各地,并未預料到自己將與廈門產生如此深厚的聯結。而在一次旅途中,她認識了在廈臺商紀先生,便“嫁”來了廈門,至今已近6年。“生活在廈門,我覺得,更習慣這里的生活。”
初來安頓之后,她結識了一群廈門的年輕人,自然而親切的閩南話對話,讓蔣依珊感到內心強烈的聯結,就好像和家人在一起一樣。也是這些廈門朋友帶著她接觸博餅,“我第一次知道還有這么有趣的民俗活動。”這些好朋友手把手教會她參與進這項獨特的本地活動,并帶給她與日俱增的歸屬感。
6年過去,她已經完全融入于廈門的生活。“現在,我更習慣這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便捷的網上購物和移動支付。”蔣依珊告訴記者,在臺北、高雄等城市,線下購買、現金支付的比重還比較大,反而讓她有些措手不及。一次回高雄購物,她不小心忘帶錢包,打開手機APP一看,綁定的廈門銀行卡無法支付,只好狼狽地打電話喊家人來“救場”。
“每一天,廈門都在變得更好看。”她感慨,好看的不僅是更美麗的市容,身邊人們日益提升的文明程度讓她更有感觸——從斑馬線前讓行的車輛、公共場合禮貌的對談等生活細節(jié),“好像能看到一條正在快而穩(wěn)步爬升的曲線”,心里逐漸升溫。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yè)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jiān)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xù)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yè)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