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泉州紀事】1982年:泉州入選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考察團所有成員一致同意泉州入選,并用8個字來點評泉州:出類拔萃,當之無愧。
海峽網(wǎng)12月5日訊 (泉州網(wǎng)記者 陳智勇)千年文脈,生生不息。1982年,對古城泉州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年份。這一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成為全國24座入選城市之一??疾靾F所有成員一致同意泉州入選,并用8個字來點評泉州:出類拔萃,當之無愧。
燦爛海絲史跡 代言泉州古城
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同意國家建委、國家文物局、國家城市建設總局《關于保護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同時公布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排在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之后,位列第九,后面還有西安、曲阜、洛陽、開封等著名古城。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何以能排在十三朝古都西安之前?較被認同的說法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單是按區(qū)域排列的,不能按先后順序來論。
上世紀80年代,從開元寺西塔拍攝的古城景象。(陳世哲 攝)
入選的城市,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文化價值,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古代政治、經(jīng)濟重鎮(zhèn),有的因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跡而享有盛名……“泉州最令考察團看重的是燦爛的海外交通史。”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名譽館長王連茂說,泉州作為我國古老的港口城市,擁有大量宋元時期海外交通史文物及外來宗教石刻等,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從各個方面印證了泉州作為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的歷史地位。
早在南北朝時期,泉州港(古稱“刺桐港”)已是我國對外交通的港口。唐代中期,泉州成為“全國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進入鼎盛時期,與100多個國家密切通商、相互往來,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稱頌為“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波瀾起伏,但泉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qū)通航貿易、人員往來未曾中斷,并延續(xù)傳承至今。
多元文化并存 凝聚全球目光
自唐代景云二年建制以來,泉州古城已經(jīng)走過1000多年的歷史。當年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學者來泉州考察時,在走訪了開元寺、東西塔、洛陽橋、西街、清源山等地后,都被這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震撼了,一致推舉泉州入選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王連茂說,泉州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令專家組成員應接不暇,輝煌的海上交通史留下的大量文物史跡,是泉州入選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原因。同時,泉州多元文化并存,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選址泉州,便是對古城多元文化的肯定。此外,泉州成功入選還有著名僑鄉(xiāng)等方面的因素,老城區(qū)至今還留存大量南洋風格的建筑物。
“1974年,在泉州灣后渚港發(fā)掘出宋代沉船,轟動了國內外考古界。1978年,泉州市泉州歷史研究會成立,并創(chuàng)辦了《泉州文史》,吸引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王連茂說,改革開放初期泉州經(jīng)濟雖然還未崛起,但泉州文化早已名揚四海了,因此在評選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時就率先進入專家學者的視野。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改革開放40年來泉州獲得的最重要的殊榮之一,大大提升了城市的軟實力,也影響了城市發(fā)展的脈絡,讓社會各界更加重視古城的內涵、價值的保護和挖掘。1982年3月,泉州市八屆人大二次會議作出了《關于保護、管理好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決議》,“整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為長期以來“修舊如舊”的保護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很好地延續(xù)了古城的生命力,留住了城市的根脈,也留住了海內外泉州人的鄉(xiāng)愁。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泉州也有九價宮頸癌疫苗了 市民可就近預約接種2019-03-29
- 第一季度泉州市29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2019-03-29
- 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助企領取“大禮包”2019-03-29
- 創(chuàng)業(yè)最高補貼10萬元 泉州:出招吸引雙創(chuàng)人才2019-03-28
- 現(xiàn)已免押騎行 進駐泉州的共享單車有押金也能退2019-03-28
- 今年泉州市級“三支一扶”計劃擬招募100名高校畢業(yè)生2019-03-28
- 泉州市公安局即日起嚴查重型貨車違法行為2019-03-28
- 泉州校園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籌備處正式掛牌2019-03-28
- 險!泉州市區(qū)東海大街老伯連人帶車卷進貨車底2019-03-27
- 泉州精準打擊保健市場亂象 9家保健市場主體涉嫌傳銷2019-03-27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