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穿越百年,再遇“福州最美的女兒”

林徽因

穿越百年,再遇“福州最美的女兒”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聯(lián)合國專家參觀展覽。

穿越百年,再遇“福州最美的女兒”

1928年,林徽因回福州期間,與親戚在父親創(chuàng)辦的法政學堂前合影。

穿越百年,再遇“福州最美的女兒”

林徽因創(chuàng)作的水彩畫《家鄉(xiāng)福州》。本版照片由省藝術館提供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是林徽因經典之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中的詩句。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林徽因。有的人認為她是了不起的詩人,有的人贊賞她是民國才女,有的人知曉她是建筑學家,有的人敬佩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之一。但許多人對她的認識,仍停留于某個碎片。她究竟是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志向與追求,和福州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一年前,“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主題展覽在福州拉開序幕,帶人們重新認識了這位“福州最美的女兒”;直到今天,這場展覽仍在持續(xù),將她守護文化遺產的故事、她與福州的情緣、她絢爛而多彩的一生,深情地講述給世人……

“請回”林徽因

在福州舉辦林徽因主題展覽的設想,要追溯到三年前。

2019年夏天,省藝術館館長陳秀梅應邀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一場紀念梁思成、林徽因的活動。她在現(xiàn)場了解到,梁、林足跡涉及的許多省市都圍繞他們舉辦過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

“很遺憾,在福州,除了在林覺民故居有一點對林徽因的附帶介紹,找不到她的太多痕跡。”陳秀梅說,“林徽因雖然出生在杭州,但身上流淌著福州的血脈,文化底蘊深厚的福州是其卓越成就的源頭活水。當時我就覺得,應該做點什么。”

回到福州后,陳秀梅與同事們認真討論這一問題。舉辦林徽因主題展覽的設想,得到省文旅廳和福州市政協(xié)的大力支持。

當時,恰逢福州被定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地,林徽因主題展覽也被列為世遺大會活動項目。

策展期間,省藝術館和福州市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大家拋出最多的問題是:林徽因一生只在1928年來過一次福州,距今已有近百年。福州關于她的研究和挖掘并不多,怎么才能展示她與福州的聯(lián)系?

為了“接近”林徽因,策展團隊拜訪了林徽因的外孫于曉東以及林徽因的學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原院長常沙娜,走訪了北京琺瑯廠景泰藍博物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研究所,廣泛搜集資料。

一個全面、立體的林徽因形象漸漸浮現(xiàn),她與福州之間的那條“線”也愈發(fā)清晰。

“尋訪和搜集資料的過程,也是我們重新認識林徽因的過程。”陳秀梅說,在仔細走訪和廣泛搜集資料、反復論證和討論之后,大家決定重點從文化遺產守護者的角度,向世人展示這位“福州最美的女兒”的形象。

“林徽因的祖輩都生活在三坊七巷,她的家國情懷受到福州林氏家族的熏陶和影響,她一生致力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而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承辦了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這些元素疊加,我們覺得‘文化遺產守護者’這個稱號,最能概括她的精神氣質和卓越成就。”陳秀梅說。

去年6月11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開幕前夕,“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在位于三坊七巷內的省非遺博覽苑開展。

6月10日,是林徽因的出生日。而11日晚,大雨滂沱,前來觀展的觀眾依然將展廳擠得滿滿的,人們迫不及待地來迎接林徽因“回家”。

“有那么一剎那,我覺得這場滂沱大雨意有所指,仿佛是親人久別重逢的痛哭,是游子返鄉(xiāng)奪眶而出的熱淚!”陳秀梅萬分感慨。

這場展覽,很快將“林徽因”三個字送上了本地網絡熱搜。網友們評論道:“林徽因是福州的女兒,是福州的驕傲!”“林徽因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浪漫的愛情故事。她對建筑的沉醉,更是充滿了滲透人心的力量!”“一直都只知道林徽因是才女,對她的文學才藝深深敬佩,今天才知道原來先生是福州人,知道她在文化遺產保護和建筑方面的巨大成就!”……

重讀林徽因

福建師范大學的陳宇教授,是全國最早開啟林徽因研究的學者之一,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林徽因集》就是他和陳鐘英教授一起編輯的。展覽籌備期間,陳宇提供了許多關于林徽因與福州的相關線索。

開展后,80多歲的陳宇來到現(xiàn)場??吹骄薹牧只找蛘掌箳煸趶d堂正中央,他熱淚盈眶:“作為林徽因的研究者,我真心感謝這一切!”

此次展覽由“故園福州坊巷中”“壯懷激烈家國情”“文化遺產守護神”“一身詩意千尋瀑”等四個部分組成,展出的300多件文獻圖片、100多件實物展品都系精心挑選而出。為配合展覽,省藝術館還邀請專業(yè)人士制作圖書、拍攝宣傳片、創(chuàng)作歌曲,并舉辦了分享會。

展覽中,有幾件珍貴的展品首次向世人展出。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捐給福澗路麻王廟的一鼎石香爐,便是其中之一。

上世紀初,林長民在福州創(chuàng)辦法政學堂期間,年幼的林徽因在杭州出水痘。林長民擔心女兒病情,便依照福州舊俗,前往麻王廟祈祝,后還愿捐了這鼎石香爐。

策展團隊能找到這鼎石香爐并將其作為展品,得益于省文史館原館長、閩都文化研究會首席顧問盧美松的指引。“這鼎石香爐有上百年歷史了,它見證著林徽因與福州割舍不了的血脈聯(lián)系。”盧美松說。

通過這次展覽,人們也看到了林徽因家族當年的叱咤風云。

祖父林孝恂是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父親林長民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參議、司法總長等要職,福州一位民間藏家為此次展覽提供了一本梁啟超手書的《林宗孟蒙難記》(注:“宗孟”是林長民的字),共21頁、8300余字,詳述了林長民遇難經歷;叔叔林天民被譽為“福建話劇第一人”,也是著名的電氣工程師和建筑師;堂叔林覺民、林尹民皆是辛亥革命的先驅人物,其中,林覺民的《與妻書》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情書”;弟弟林恒受愛國思想影響,考取清華大學后投筆從戎,加入中國空軍,后在1941年雙流空戰(zhàn)中殉國。

展覽中,林徽因為林恒所作的《哭三弟恒》引人駐足。這首現(xiàn)代詩悲壯哀婉,讀來令人動容:“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搶救和守護國寶景泰藍等文化遺產方面的卓越貢獻,是整場展覽的重中之重。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將參觀者拉回林徽因所處的時代。

上世紀30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加入中國營造學社,開啟了他們畢生最重要的事業(yè)。他們走過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0多座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物因他們而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所認識,并由此得到更好的保護,比如山西的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梁思成所著、凝聚著兩人共同心血的《中國建筑史》,更是中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比較完善、系統(tǒng)的中國建筑史。

上世紀50年代初,林徽因和梁思成發(fā)現(xiàn)景泰藍幾乎要絕根了,于是決定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一個搶救景泰藍工藝的美術小組。當時年僅20歲左右的常沙娜、錢美華、孫君蓮3人加入小組,從此與景泰藍結下不解之緣。

展覽中展示的景泰藍和平鴿大圓盤,就是常沙娜在林徽因指導下設計創(chuàng)作的,被郭沫若譽為“代表新中國的新禮物”。

“她是我人生的導師和指路的航燈。”常沙娜回憶道,在和平鴿大圓盤的創(chuàng)作中,林徽因建議從敦煌圖案中提取相關元素,引導其將敦煌圖案應用到生活和現(xiàn)代工藝中。

得知福州要舉辦林徽因主題展覽,常沙娜非常高興,特意為展覽作序,并在開展當天錄制視頻,第一時間送上祝福。

不只是林徽因

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林徽因主題展覽先后接待了駐華使節(jié)代表團3000多人次。如今,它已成為省非遺博覽苑的常設項目,并先后在福州市德旺圖書館、廈門巡展。

最近,記者在省非遺博覽苑采訪,見到福州市民王先生帶著孩子來參觀展覽。“沒想到林徽因和福州有著這樣的淵源。她為保護景泰藍和中國古建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是我們福州人的驕傲。”王先生說,“我們非常期待在福州能看到更多這樣的人物主題展覽。”

“三坊七巷,白墻黛瓦,文脈如墨,暈開家國情懷,你從山河走來……你是初見,是美好,是那無聲的天籟。”歌曲《初見》是展覽的主題MV音樂,作曲者是“95后”音樂人原野。

“希望這首歌曲能呈現(xiàn)一種詩意,帶著大家穿越時空,與真實的林徽因相遇。”原野說,自己從小就對三坊七巷很熟悉,知道這里曾經走出過中國近代史上許多了不起的人物,“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展覽,讓我們了解這些人物的故事,感受更加立體、更有深度的三坊七巷”。

對福州歷史人文有濃厚研究興趣的省委黨校教授林怡,曾多次為展覽建言。“福州終于以最體面、最優(yōu)雅的方式,悅納了自己的女兒。”林怡說,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場展覽也成為推廣福州古厝精神、展示三坊七巷人文底蘊、提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重要載體。

林怡認為,保護和盤活歷史人文資源,要深刻意識“地因人重”,注重挖掘人的因素,林徽因主題展覽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接下來,還可以對更多福州歷史名人進行專輯化、系列化梳理挖掘、展覽展示,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帶人們體味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榮光,潛移默化間傳承精神血脈和人文之根。

除了在省內展出,省藝術館還計劃沿著當年林徽因考察古建筑的足跡,到省外巡展,并持續(xù)進行周邊文創(chuàng)開發(fā)。

“這是觀眾留言給我們的啟發(fā)。借助名人效應,可以更大范圍地將福建歷史文化和非遺文化進行打包推廣。”陳秀梅說,此次展覽還引發(fā)一連串連鎖反應,一系列關于林徽因的主題藝術創(chuàng)作和文化活動正在籌備組織,一部由福建拍攝的林徽因電影正在醞釀中。

“林徽因主題展覽極具福州文化特色,又蘊含中華民族偉大精神。通過歷史文化名人呈現(xiàn)歷史文化底蘊,為我省文旅經濟發(fā)展拓寬了思路。”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張立峰表示,該展覽的成功舉辦及引發(fā)的強烈反響,體現(xiàn)出廣大群眾對高質量文化展覽的需求。下一步,省文旅廳計劃完善福建歷史文化名人譜系,并將福建的非遺項目與歷史文化名人資源有機結合,舉辦更多的非遺主題展覽,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依托名人IP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文旅產業(yè)。

從人的角度講好“福州故事”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在福州,每每聽到這句話,我們都會不禁感嘆這片街巷、這些古厝里曾經發(fā)生的一切,不禁想起那些讓人崇敬的名字:林則徐、嚴復、沈葆楨、林紓、林覺民……

通過主題展覽講述林徽因的故事,讓我們看到重新梳理這些從三坊七巷走出的人物的重要性、必要性。

近年來,福州深入打造歷史文化名城,以珍愛、尊崇之心守護歷史文化遺產,賡續(xù)千年文脈;今年又出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2021—2035年)》草案,提出建立傳承、延續(xù)名城價值的歷史文化網絡體系,用真實的文化遺產全面講好“福州故事”。

林徽因主題展覽的成功,帶給我們啟發(fā)。

在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進入新發(fā)展階段的當下,我們應該進一步凸顯人這一要素,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主體。無論是三坊七巷,還是福州古厝,或是其他類型的歷史文化遺產,都需要在保護好其物質化形態(tài)的基礎上,深入挖掘人的因素,從人的角度講好“福州故事”,展示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發(fā)揚正面深刻的人物精神,讓大眾跟隨人物的腳步,去體味歷史文化遺產的悠久韻味。唯有如此,才能做好歷史文化遺產的活態(tài)化傳承,使其精神、內涵更好地傳承下去,成為潤澤人們精神世界的活力源泉。(記者 李艷)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年終盤點:過去這一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