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亭江閩安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州戍守臺灣將士墓群、亭江炮臺,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迥龍橋。保護這些文化遺產(chǎn)離不開74歲的楊成和的貢獻,他20多年如一日潛心研究閩安文化,福州戍守臺灣將士墓群就是他翻山越嶺找到的。今年初,他成為福州市黨史和地方志專家?guī)斓谝慌霂鞂<摇?/p>
楊成和介紹閩安文化。記者 歐陽進權(quán) 攝
翻山越嶺找到
福州戍守臺灣將士墓群
1874年,日本借口為琉球船民報仇,悍然出兵發(fā)動侵略臺灣的戰(zhàn)爭。5月,沈葆楨受命援臺,調(diào)度閩安水師協(xié)和船政水師等部隊,乘船政所造之船前往臺灣,與日方據(jù)理力爭,同時積極做好軍事反制的準備,最終將侵略軍驅(qū)逐出境。隨沈葆楨赴臺的將士中,有135位御敵陣亡或染瘴疫病死,遺骸被運回閩安虎頭山安葬。將士墓群這一“戍臺文化活化石”一度“消失”,就連閩安村民也不知道墓群在哪,墓群的故事逐漸成了傳說。
上世紀70年代,楊成和從部隊退役后到閩安村委會工作。上世紀90年代,他聽村里老人說虎頭山上有一片墓群埋葬了100多名清軍將士,便找了幾名村民,帶著砍刀和干糧上山尋找。幾人找了3天一無所獲,準備下山時,忽然看到雜草叢里有一個個石頭堆,扒開草叢一看,發(fā)現(xiàn)這就是傳說中的墓群。
記者看到,福州戍守臺灣將士墓群區(qū)域整潔,前方立有“義冢”石碑,后方埋135位清兵遺骸,每位一壙,排列井然,各墓距離相等,均用三合土封頂。封土堆前各立一小墓碑,上刻死者籍貫及姓名。這是我國唯一一處將陣亡將士的籍貫、姓名單獨列碑的墓群,2009年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墓群的發(fā)現(xiàn)意義重大,它是閩臺血脈同宗關系的鐵證。”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說,墓群的突出價值體現(xiàn)在墓碑的石刻紀事,有確切文字和紀年可考,為研究清朝軍事制度、臺灣防衛(wèi)和近代船政文化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講好閩安故事
20多年發(fā)表800多篇文章
閩安的文物古跡散布在村里各個角落,不少像福州戍守臺灣將士墓群一樣藏在山上,給楊成和的考證工作帶來不少困難。閩安約7平方公里的土地,楊成和走了一遍又一遍。他經(jīng)常帶著一把砍刀、記錄本、干糧就上山,翻越松門山、七星堆、打石坑、蓮池山等閩安附近多個山頭,找到多個清代將軍墓。
2000年退休后,楊成和潛心研究閩安文化。他到圖書館、檔案館查找史料,梳理總結(jié),再把這些內(nèi)容講給游客聽,至今已義務講解2000多場。擔任義務講解員時,他結(jié)識了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他們無私地送來許多珍貴史料,臺灣的鄉(xiāng)親也自發(fā)幫忙搜集資料寄給他。
“這些資料加上我的研究手稿,摞起來有兩米多高。”楊成和說,他白天搞研究,晚上就埋頭寫作,20多年來發(fā)表了800多篇文章,自籌資金10多萬元撰寫《福建閩安古鎮(zhèn)》《福建閩安海防重鎮(zhèn)》等著作。他的研究為閩安村成功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提供了重要資料參考。
如今,閩安村知名度越來越高,迥龍橋和邢港碼頭被列為福州四個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遺存點之一。“閩安有3張名片、12大歷史文化、545位閩安戍臺衛(wèi)疆將領、800多處文物古跡,這些都是閩安的寶貝。”楊成和說。
如今雖然年過七旬,精力大不如前,但楊成和依然為傳播閩安文化奔忙著。在第4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即將舉行之際,他忙著將閩安戍臺名將的故事、閩安民俗文化等編撰成書,“作為一名老黨員,我理應挑起重擔,講好閩安故事,讓民族精神與愛國精神代代相傳”。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quán)
責任編輯:趙睿
- 智能化為馬尾行政服務賦能增效2021-07-09
- 迥龍橋邢港碼頭訴說千年“海絲”史2021-07-09
- 馬尾馬祖元宵節(jié)俗2021-07-08
- 馬尾:“馬上就辦”引領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2021-07-08
- 馬尾法院打造企業(yè)破產(chǎn)案件和解新路徑2021-07-05
- 馬上就辦 馬尾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2021-07-01
- 四級政協(xié)委員進行提案聯(lián)合督辦 助力馬尾基金小鎮(zhèn)做大做強2021-06-28
- 馬尾巾幗創(chuàng)業(yè)聯(lián)盟揭牌2021-06-25
- 馬尾海關大力扶持遠洋漁業(yè)發(fā)展2021-06-22
- 馬尾16支隊伍參加合唱比賽 唱支心歌給黨聽2021-06-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